彩神|彩神
彩神2024-02-02

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铸就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一个伟大创造, 是我们 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 ,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一系列重大工作 。军地双方适应强国强军大势 ,充分认清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意义,在传承中发展 、在创新中前行,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 ,谱写了新时代军地军民团结奋斗 、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的辉煌篇章。

  顺应时代 ,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 的变化 ,我们党 、国家 、军队建设事业站在了新 的历史起点上 ,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团结奋进” ;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 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

  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军地各级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着眼强化双拥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地位作用 ,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在顶层设计 、工作运行等方面谋篇布局,建立完善新时代双拥工作制度机制 ,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和工作机构持续健全。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负责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移交安置、优抚褒扬等工作 ,组织指导全国拥军优属工作 ;设立军队参加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领导小组 ,专司统筹军队援建工作;调整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39个成员单位涵盖党政军群各个方面……从国家到省 、市、县,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不断完善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工作规则、职责分工细化规范,形成军地相互支持 、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构建。全国人大制定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 、退役军人保障法 ,修订国防法、兵役法 ;中央军委出台首部群众工作规定,制定《关于军队做好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意见》 ;军地有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军人军属优待、拥军支前 、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进一步加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等方面的文件……各地积极研究制定拥军优属 、军转安置、优抚褒扬等配套政策文件300余份 ,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创新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着眼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拥军支前,建立健全双拥系统应急应战响应机制 ;全国双拥办制度化落实成员单位专题协商 、联络员工作会商、情况通报、军地合署办公等机制 ,解决矛盾问题、形成军地合力;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每4年命名表彰一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 ,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持续掀起双拥热潮。河北、吉林、上海 、江苏 、浙江、福建 、广东……军地各方领导带动 ,双拥服务组织 、志愿服务队广泛建立,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拥军机制日益健全,激发起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深厚力量。

  凝心聚力 ,军民团结奋斗思想根基坚实牢固

  近千封书信 、数千公里路程,一头连着江淮大地,一头连着雪域边关。

  从2021年春天开始 ,新疆军区某团官兵和安徽安庆10多所中小学校 的师生,通过“纸面”“云端”分享感动 、传递温暖,完成一堂又一堂特殊的国防教育课 ,把关心国防、热爱国防 、建设国防 、保卫国防 的种子播撒进座座校园 。

  “最伟大 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 ,军地各级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 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聚气,围绕爱国拥军 、爱民奉献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 ,引导广大军民同心合力投身强国强军伟大实践。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有效 。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布宗边防连与驻地村党支部结对共学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组织理论骨干深入社区宣讲,青海省军区借助军地联教联育机制让党 的声音传遍雪域高原……去年金秋十月以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军地各级开展双拥宣传教育 的重中之重。

  军地各级普遍采取专题学习、办班培训 、理论研讨等形式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把握党 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感悟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忠心永向党、奋斗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 。

  ——全民国防观念进一步增强 。

  我们的国防 是全民 的国防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的共同事业 。

  着眼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组织开展“旗帜引领 、同心铸梦”等系列双拥主题教育,指导各地广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军营开放 、烈士纪念日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在民航、高铁 、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置“军人依法优先”标识;每年发布致双拥模范和优抚对象慰问信 ,评选发布“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 ;召开全国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 ,隆重表彰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 ;国防教育进学校 、进课堂 、进教材……“家 是最小国 ,国 是千万家”,全社会日益形成 的国防共识,串起了个人 、家庭 、国家的同心圆。

  ——双拥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

  “半条棉被”,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 的鲜明标识 :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把仅有 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下 。2020年 ,这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被搬上银幕。

  除推出一批讴歌双拥旋律 的精品力作,军地还组织拍摄《新时代铸就双拥新辉煌》《情怀与担当》电视专题片 ,开展双拥歌曲 、微视频和微电影主题文艺作品征集评选 ,并在主流媒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天津 、上海、宁夏等地普遍设立双拥主题公园、广场和街区;内蒙古一支支乌兰牧骑活跃在一线,传扬军民携手戍边感人故事……双拥文化润物无声、遍地开花 ,持续激发广大军民爱国拥军 、爱民奉献 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国强军,军地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硕果累累

  进入新时代,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和党在新时代 的强军目标 ,军地奋力承担起新时代双拥工作使命任务,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部队官兵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 ,形成军地合力良好局面,汇聚起强国强军 的强大力量。

  ——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

  航迹遍及7省区,飞播总面积超2600万亩 ,在陕北播撒出165个万亩以上连片绿化基地 ,这 是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创造的绿色奇迹;与驻地巴仁乡十六村组织联建 、产业联抓、文明联创 ,帮扶昔日贫穷落后的边疆小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这 是新疆军区某师火力团交出的优异答卷 。

  放眼全军,他们 是先进典型,更 是生动缩影 。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参与重大工程建设180多项、生态文明保护项目860多个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定点帮扶4100个村 ,协助发展产业项目8351个 ,帮助贫困群众92.4万人;在特色援建行动中,持续深化党建 、教育 、医疗等援建,结对援建“八一爱民学校”360所 ,对口帮扶地方优抚医院60所 ,在新疆、西藏等地建设“惠民驿站”100个……全军官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为国兴利、为民造福。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

  助推改革强军战略 。各地各部门积极协助做好军事用地保障、配套设施建设 、水电油气供应等工作 ,支持建设1900多项军事重点工程。全国双拥办建立完善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采取专项调研 、现地督导、挂账销号等方式,协调各地解决训练场地建设使用 、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军事设施建设保护等问题。东部战区陆军机关组建后进驻福建省福州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前去走访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20名异地调入 的机关干部不到半年就搬进当地公租房小区。

  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各地大力支持部队遂行联演联训 、跨区机动 、海上维权 、反恐维稳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扎实搞好演训场地 、交通运输 、安全警戒、后勤供给等保障工作 ,形成部队练打仗 、地方练支前生动局面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积极与边海防基层部队结对共建,帮助解决吃水 、用电等实际困难 。自然资源部、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省青岛市 ,投入1.92亿元专门为长门岩岛驻军铺设海底电缆 、升级海水淡化装置 。江苏省投入700多万元,帮助西藏山南地区基层连队建设保温板房,购买烘干机、防寒衣等生活物资 ,改善了官兵战备执勤条件。

  关心关爱军人军属。全国双拥办指导各地常态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 ,春节专项慰问边海防任务部队官兵 ,帮助官兵家庭办理老人就医 、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事2万余项。浙江省宁波市利用直播平台“云带岗”帮助2000余名退役士兵就业,组织免费为义务兵父母体检 ,采取“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破解随军家属就业难题 ,立起尊崇军人 、关爱军属的鲜明导向。

  军爱民、民拥军 ,军民团结一家亲 。地震突发时,洪水袭来时,山火蔓延时 ,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向险而行 、生死与共;病毒肆虐时,军地医务工作者白衣披甲 、合力阻击……在抵御自然灾害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斗争中 ,军地军民众志成城、和衷共济 ,夺取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 。

  党 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要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新蓝图已经绘就 ,新号角已经吹响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周围 ,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黄明、梅常伟)

彩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放——在这里 ,探寻壮美广西******

  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

  创建于1934年 的广西博物馆,是省级历史 、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 ,也 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后面积由此前的2.1万平方米增加至3.7万平方米 ,其中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可展出的文物数量由之前 的600多件(套)增加至3000多件(套) 。首批开放的展览展出文物近2000件(套) 。

  大部分文物首次展出

  11月29日,南宁市民孔先生一早就来到广西博物馆新馆外等候 。“我是通过博物馆的参观预约小程序成功预约到今天 的参观名额 ,太兴奋了,非常期待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广西博物馆 。”他说。

  1978年 ,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在刚刚建成通车 的民族大道旁落成,这座具有干栏式建筑特点 的陈列大楼,被评选为当时 的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1988年,民族文物苑建成开放 ,和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相映成趣,不仅成为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也在许多广西人心中留下深刻的文博记忆 。

  2018年,广西博物馆迎来了首次闭馆改扩建,2019年1月开工 。经过4年时间 的精雕细琢 ,广西博物馆在继承原址风貌的基础上 ,扩大增加功能分区 ,完善提升各项基础设施,使得新馆集经典怀旧景观、休闲文化空间与现代科技设计于一体 。

  据了解,此次重新对公众开放,广西博物馆新馆首批推出5个馆藏文物展览,包括“广西古代文明陈列”“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2个基本展览,以及“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3个专题展览 ,其中大部分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此前受场地影响,许多馆藏文物只能长期保存于文物库房,新馆开放后,展出 的文物数量和品质将大幅提升,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将在全新的展览空间迎接观众。”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表示 ,新馆面向游客开放 的空间布局也更多元,馆内每个功能区均覆盖有AR实景地图导航等数字化信息及管理系统,并接入“一键游广西”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 、线下一站式的智慧化服务。展览及服务空间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光影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和互动体验。

  同时 ,广西博物馆新增了4个互动服务区,分别为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历史小剧场与博物馆文创商店 ,与上述展览体系有机融合 。互动区域还将通过创意展示、节庆活动 、演艺表演和科普研学等方式 ,提供高质量博物馆文化产品,并逐步探索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 ,为市民游客打造别致 的“博物馆奇妙夜” 。

  民族融合多元交汇

  “这件翔鹭纹铜鼓是我馆 的国宝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汉墓 。它纹饰清晰 ,图案精美 ,器身保存完好, 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 ,讲解员为观众娓娓道来 ,通过一件件文物 、一幅幅图画展示出广西这个多民族融合地区发展的历史脉络 。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谐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广西博物馆新馆全新推出 的“广西古代文明陈列” 是广西第一个以通史体例来表现广西古代文明历史的陈列展览,统筹全区文物精品,重点突出广西历史中“悠久 、多元、交融 、开放 、同心” 的特点,从社会发展史 的角度,用博物馆的陈列语言 ,讲述波澜壮阔 、辉煌灿烂 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成就 。

  “这些有形有色 的珍贵文物,就 是民族融合具象化的体现 。”韦江说。

  此外 ,基本展览“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全景展示广西近现代革命历程 ,通过文物再现历史事件和革命英烈,弘扬革命文化 。专题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以故事化的展览脉络 、场景化的展示环境 、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展现“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的丝路精神 ;“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展现馆藏瓷器特点 ,突出其历史价值及美学价值,从文物中管窥其时代背景下的世貌风情与文化的交流交融;“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突显广西博物馆深厚的文物集藏传统 ,展现文物之美与工匠精神。

  创意让博物馆走进生活

  “打起渔鼓开口唱 ,唱一唱广西好地方,漓江烟雨景色美 ,三姐歌声传四方……”11月28日晚,一阵阵清脆悦耳 的歌声从广西博物馆新馆文创市集里传来,这 是广西本土歌唱组合“蝴蝶飞”表演 的地方戏曲渔鼓。“曲艺最早出现 的地方是市集、茶楼酒肆,我们希望通过在市集里表演实现活态传承的目的 ,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广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组合“蝴蝶飞”发起人赵嘉懿说 。

  此次文创市集 ,广西博物馆新馆推出了艺术家公开课、音乐快闪演出、非遗互动教学等形式的互动活动,全面展示广西民间艺术的丰富性、历史性与趣味性,让文博更好地走进百姓生活 。

  “博物馆与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广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璐说,为了拉近民众与博物馆 的距离,广西博物馆早在2017年便尝试与南宁地铁联合推出广西首个博物馆主题车站 ,将地铁站打造成体验广西文化、触摸历史 的文化空间 。

  在新馆正式开馆前,广西博物馆与五菱汽车跨界联合打造了“行走 的广西博物馆”项目 ,以车尾厢集市 、快闪等形式走进校园、商超、街头巷角,用更多跨界融合的形式展现文物价值 ,让馆藏资源得到更多年轻化 、生活化呈现。此外 ,广西博物馆新馆还以馆藏文物翔鹭纹铜鼓、羽纹铜凤灯和大铜马为原型 ,结合区块链技术 ,在网络平台首次推出3款数字藏品 。这是该馆推进智慧化建设工作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藏品保护、展示及利用 的一次融合创新之举 。

  “随着展示环境全面改善 ,广西博物馆新馆还将策划和开展更多形式多样 、精彩纷呈的活动,建成一座有温度、有深度 、有高度、有趣味 的博物馆。”韦江表示,文化遗产不光要“守”得住 ,还要“活”起来,更应“火”起来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阳 通讯员 莫曲)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地图